7月27日,美国杜克大学董欣年(Xinnian Dong)团队在Cell杂志发表来了题为PABP/purine-rich-motif as an initiation module for cap-independent translation in pattern-triggered immunity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分子模式激活的免疫反应(Pattern-triggered immunity,PTI)信号通路中一个全新的蛋白翻译起始模块(Module):P...
2009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董欣中教授团队发现,一种G偶联蛋白受体(GPCR)可以在特定化合物的刺激下产生痒觉,这一发现开辟了痒觉受体(MRGPR)的全新研究领域。这个受体后来在人体中被命名为MRGPRX1,揭开了痒觉受体家族的冰山一角。 经过最近几年的研究,痒觉受体家族逐渐扩大。从MRGPRA到MRGPRH,再加上MRGPRX...
2009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董欣中教授团队发现,一种G偶联蛋白受体(GPCR)可以在特定化合物的刺激下产生痒觉,这一发现开辟了痒觉受体(MRGPR)的全新研究领域。这个受体后来在人体中被命名为MRGPRX1,揭开了痒觉受体家族的冰山一...
“转基因作物为什么是安全的,我觉得这个问题在科学上是很容易能够把它讲清楚的,”董欣年说,“但是另一方面,我也意识到这个争论的复杂性。” “转基因一开始进入中国…
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的翻译是以典型的帽依赖方式进行的。为了启动翻译,三元复合体(eIF2-GTP-Met-tRNAi)被加载到40S核糖体亚单位上,形成43S预启动复合体(PIC),然后通过eIF4F复合体被招募到mRNA的m7G帽5′端,…
2024年1月30日,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董欣中团队在Immunity杂志上发表了文章A GPCR-neuropeptide axis dampens hyperactive neutrophils by promoting an alternative-like polarization during bacterial infection,他们在此证明中性粒细胞表达...
2019年4月23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董欣中研究组在Immunity杂志上发表论文Activation of Mast-Cell-Expressed Mas-Related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Drives Non-histaminergic Itch,揭示了非组胺(non-histamine)瘙痒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肥大细胞存在一种特异表达的G蛋白偶联受体叫做MrgprX2,其可以介导非抗体(non...
他的妻子董欣年,不输其父,她是杜克大学生物系杰出教授,植物抗病领域最权威的专家之一,2012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1977年和1978年,王小凡和董欣年相继考入武汉大学生物学系,在校运动会上,任校学生会副主席的王小凡和董欣年熟起来。1982年,在首届“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中,王小凡以第一名的成绩与...
北京时间2021年11月9日凌晨0时,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董欣中团队和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张俊明团队在《神经元》杂志合作发表论文,揭示了神经损伤造成的”自发疼痛”的来源及其潜在的治疗方法。人在受伤之后引起的病理性疼痛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外周刺激引起的疼痛和痛觉敏化。比如触摸伤口疼,喝凉水造成...
2022年5月11日,杜克大学周沛、董欣年团队等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NPR1 in activating plant immunity”的研究论文,报导了拟南芥NPR1及其与转录因子TGA3形成的复合体冷冻电镜结构以及X射线结晶体结构。这一重大进展为水杨酸在调控NPR1-依赖的植物基因表达中的角色提供了一个分子结构上的解释,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