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人民互相支撑、共渡难关的情义,是“美丽的”——汪曾祺很少这样直白、即便是借小说人物直接抒情,这一次确乎是写着写着、感情到了这个程度了,脱口而出、不得不发;而“七里茶坊”这个小说题目之下,既没有茶、也没有坊,只有一个古雅地名的遗存,却隐约保存着古人高义,那是诸如“西出阳关无故人”“桃花潭...
#汪曾祺83个 #读书摘抄276个 您来了,谢谢您喜欢(勤耕善读) 四方食事 口味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好吃的东西大家都爱吃。宴会上有烹大虾(得是极新鲜的),大都剩不下。但是也不尽然。羊肉是很好吃的。“羊大为美”。中国人吃羊肉的历史大概和这个民族的历史同样久远。中国羊肉...
《人间知味》是汪曾祺的散文集,以生动自然的随笔,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感觉。 其中一篇《四方食事》,讲到了中国东南西北各个地方的饮食习惯。文字淡而有味,浑然天成,引人入胜。 文中有一段话深表赞同: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总之一个人的口...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以前,曾有一位睿智的老先生这样说过,但我们都忘了。这位老先生,叫汪曾祺。2、汪老的文字,是可以写入中国文学史的。但他却说自己不是“正经文学家”,相比小说家、散文家一类,他更愿意接受“美食家”这顶“帽子”。他有多好吃呢?读过他文字的人大抵都知道,只要一打开他...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从杨振声、闻一多、朱自清诸先生学习,是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曾任中学国文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北京市文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等刊物。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62年底调至北京京...
这是汪曾祺在《四方食事》中写的话。正如同他所说,他谈吃食必定说的是一方风俗,一方人情。 今天开始,为大家奉上即将出版的“典藏汪曾祺”系列的内容,从这里感受汪老的文学之美。 北京快有新蚕豆卖了。 我小时吃蚕豆,就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叫蚕豆?到了很大的岁数,才明白过来:因为这是养蚕的时候吃的豆。我家附...
这是汪曾祺对各种本就寻常的食物、食材、食事也念念不忘,随手提笔即可成文的缘由之一吧?他这样一个有心的人,一贯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汪曾祺不仅是一位作家,更是一名地道的美食家,其写的饮食文章,因为实在,有味,情真,意切,而倍受推崇。全书通读下来,我们会发现汪曾祺并非单单从...
《食事:汪曾祺精选集》是2014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汪曾祺。内容简介 吃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文化。汪曾祺老先生不仅是一位文学大师,还是一位地道的美食家。无论是谈家常小食、地方美味,还是讲萝卜、豆腐、手把肉,所有吃过的和没有吃过的,在他的笔下,全都是美食,甚至于再平常不过...
汪曾祺虽是活跃于上世纪的作家,但很多读者对他都非常熟悉,尤其是他的“吃货”人设,屡被提及,深入人心。他因独特的写作形式(爱使用括号发表内心真实想法)出圈上了热搜——“汪曾祺 好爱吐槽一男的”,网友戏称他的内心独白自带弹幕效果,简直是“弹幕鼻祖”。 汪曾祺被读者尊称为“汪老”,一是出于对他的尊重与喜欢...